荆楚粮仓做好粮食安全“加减法”

荆楚粮仓做好粮食安全“加减法”

时间: 2024-12-27 12:34:59 |   作者: 木材撕碎设备

产品详情

  “粮安天下,共建更好生活,共创美好未来”“强法治 保供给 护粮安”……10月16日晚,世界粮食日宣传标语成为湖北武汉两江四岸灯光秀的主题。当天,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会场活动在武汉举行。作为全国粮食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展会,第六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也将在武汉启幕。

  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之一,湖北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连日来,记者走进田间地头,探访湖北如何多举措算好粮食安全“加减法”,以更高水平打造“荆楚粮仓”。

  9月30日,武汉长江新区仓埠街锦绣滨水产业园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挂满禾秆,颗颗饱满,粒粒金黄,一场针对新品种“襄两优338”的“考试”正在进行。

  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专家为“襄两优338”测产。人民网记者 郭婷婷摄

  工作人员现场机割,丈量收获面积,称取鲜重,测定水分除杂后折算出实际产量。“最终结果为亩产1534斤,产量基本达到预期!”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李进波兴奋地宣布。

  “这个新品种是省农科院和襄阳市农科院联合研发的,耐高温、抗病性好,不但产量高,品质还好。”李进波介绍,这个品种很适合高温下种植,在湖北监利的试验田,亩产甚至达到了1720斤。

  割下的稻谷被粮商现场收购。“每亩产量比普通稻高两三百斤,价格每斤高5分钱。明年我们合作社准备扩大种植。”武汉锦绣滨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程自好说。

  “以往,水稻是湖北育种的短板,现在迎头赶上了。”谈及选育过程,站在田边的武汉市种业协会会长、湖北鄂科华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崔登维感慨万分。前些年,受外省香米冲击,本省稻米一度滞销。近几年,通过与湖北省农科院、襄阳市农科院等单位深度合作,选育推广了“润丰香占”“襄两优338”等十多个优秀品种。

  崔登维以“润丰香占”为例,给记者算了笔账:该品种比普通稻谷每斤高0.35元以上,平均每亩增收近400元。“科企合作,让科技成果造福于农民、造福于农业。”

  在武汉江夏区安山街涉湖村华夏香丝稻米示范区,520多亩连片的稻穗颗粒饱满,一颗颗沉甸甸的稻穗被切割进入收割机。“这是20年来湖北审定的第一个长粒香稻品种,是淘汰成千上万个品系选育的‘冠军大米’。”武汉华之夏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天保介绍,运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华夏香丝”加强了稻米的香味、抗性和米质基因特征。

  由于质优价高,该品种已在多省推广种植超过100万亩,每亩可增收300元到400元,成为40多家米企打造高档优质香米品牌的核心品种。

  眼下,湖北正持续加大力度提升水稻“芯”质生产力。今年7月,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发布《2024年湖北省重大品种(水稻、油菜)研发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对米质和产量表现优异的水稻新增面积进行补助,用于加大品种推广应用力度、深化科企合作研发等。

  秋涌千重浪,稻熟遍地黄。10月10日上午,武汉江夏区金口街大诚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水稻基地,武汉市水稻机收减损大比武火热上演。

  农机手汪寿波观察了一下稻穗的长势,伸手摸了一下稻穗的湿度。“今早没有太阳,水稻湿度较大,凹板筛不能过陡,割幅也要调整。”汪寿波调好收割机开始作业。

  随着机器轰鸣,一排排水稻卷入转动的拨禾轮,颗粒尽收,只剩下整齐的秸秆。10分钟左右,一亩地就收割完毕。

  “巴掌大一块地只掉了七八颗稻谷。”工作人员收集各测区内掉落在地面的谷粒后夸赞道。“经他收割的水稻,损失率只有1.25%,远低于全喂入联合收割机3.5%的作业品质衡量准则。”

  汪寿波说,他从2001年就开始开收割机,当时的技术,损失率在4%左右。现在他经营的南岸寿波农机合作社已经有24台农机,熟练的农机手可以把损失率控制在1%左右。

  “以前农机手都比谁收得快,现在还要比质量,要比谁的损耗少。”武汉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指导中心工程师陈柳清介绍,该市水稻种植培养面积约150万亩,机收损耗降低一个百分点,全市就可增收水稻1500万斤。

  农田间,新式的打捆机一吞一吐,一根根散乱的秸秆直接变成一捆捆稻草被“吐”了出来。

  “处理秸秆、打包捆扎同步完成,别提多省事儿了!”湖北耕耘农业设备公司经理熊源说,“一个草垛3块钱,一天能打1500个,直接卖给养殖户当饲料。”

  减损就是增产。为实现颗粒归仓,湖北省“三秋”时节投入联合收割机10万台,调度外地联合收割机5000台,在全省掀起机收减损大比武热潮,并大力推广水稻低留茬收获减损技术,鼓励采用豆类专用收获机等方式降低机收损失。

  在咸宁市咸安区向阳湖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示范区的水稻种植基地,8200亩中稻迎来了收割季。20多台大型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谷粒分离后稻谷直接传送到田边的专用运输车,随后被转运到不远处的粮食烘干中心。

  “让粮食收割‘不落地’,直接烘干入粮仓,可精准控制水稻含水率,便于安全储存,减少粮食入库前的损耗。”咸宁市农业农村局农技专家冯伟介绍。

  近年来,湖北大力提升烘干设备覆盖面,减少粮食生产“最后一公里”损耗。截至2024年7月,湖北省已建成粮食烘干中心2308个,粮食烘干批解决能力提高到27.79万吨,水稻、小麦的产地烘干率分别达到82%和95%。

  在华中粮食应急保障中心阳逻核心区的武汉国家稻米交易中心,6座准低温高大平房仓、11个食用油罐依次排开,不远处,长江岸边码头,粮食可直接从货轮通过运输廊道进仓,散粮实现绿色、环保、无尘转运。

  10月10日早上八点半,武汉国家稻米交易中心仓库保管员何耀准时爬上2号仓巡检,入库两年多的4392吨小麦需要他密切“呵护”。通过移动端随时查看智慧粮库管理平台的监测数据,管理者可实时掌握粮情信息、虫情信息、氮气监测、光伏制冷等储粮动态。

  “数字监管系统能精准控制粮食存储环境,避免湿度、温度等坏因对粮食质量的影响。”武汉国家稻米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君丽介绍。

  害虫防治必然的联系储粮安全。何耀指着墙边预埋的管道说,当有必要进行杀虫时,只需在智能平台上下达指令,氮气将通过环流管道充满粮仓。“接近纯氮的环境能将害虫消灭干净,不再需要用药剂熏蒸。”

  眼下,这项氮气气调储粮技术已在武汉、孝感、宜昌等地铺开,杀虫效果良好,更加绿色环保。

  要储好粮,粮仓控温是关键。“仓内仓外加‘衣’实现控温、通风,仓顶还戴上光伏‘帽子’……通过12项技术加持,让粮食住上‘好房子’。”李君丽介绍,仅光伏离网供电项目便可节约粮仓空调用电成本70%左右,总系统可降低粮食储藏水分损失,实现节粮减损。

  湖北省粮食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当前,湖北已建设改造准低温仓容近百亿斤,使粮食销售价格每斤提高0.1元以上,重点推广的定向控温储粮、光伏离网供电、多杀霉素绿色防治等12项绿色储粮技术,让全省地方国有粮库储粮综合损耗率低至0.13%。

  眼下,湖北3000多万亩中稻收获已接近尾声。据农情调度,截至10月14日,全省秋粮收获进度已过九成,其中中稻收获超过2900万亩。算好增产减损的“加减法”中,湖北为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作出应有贡献。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上一篇:处于垃圾分类“风暴眼”的环保设备——垃圾破碎机
下一篇:芜湖经开区华山路垃圾中转站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众参与公示